百年武中
武汉中学是以武汉这所英雄的城市命名的学校,1920年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等人创办,从这里走出了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等三位党的“一大”代表。2020年正是武汉中学百年校庆之年,学校有着深厚的办学底蕴,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创办之初董老题写的“朴、诚、勇、毅”校训,着力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百年来为国家培育了大批建设者和接班人。
  • 武汉中学微信公众号
  • 学在武昌微信公众号

武中校园

当前位置:首页 >百年武中 > 武中校园

由“重复过去”转向“挑战未来”,建学本校园,让学校真正“姓学

日期:2021年11月15日 10:32

由“重复过去”转向“挑战未来”,建学本校园,让学校真正“姓学”

武汉中学 昨天

校长名片


图片

杨定成,湖北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武汉市政府津贴享受者,湖北省高中校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编著《中学人格教育的实践探索》研训一体的理论与实践》《备课上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新课程 新课堂 新高考》丛书(五卷)《智汇教学常规》《创新作文序列》丛书(三卷)等书籍十多部,主持了国家、省、市规划课题十多项,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学术讲座百余场。2020年11月,作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的代表,参加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表彰会。



图片




教育是什么?有人说,教育就是现代人认为后代人应该怎样生活以及他们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中。也就是说,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面向未来的,是为未来人和未来的社会定位的。作为学校,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借助所培养的人来完成自己对未来人的生活以及未来社会面貌的期望,所以学校教育要由“重复过去”转向“挑战未来”。从这个层面上看,学校必须成为全员学习的示范者、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才能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鉴于此,作为全国文明校园的武汉中学,借创建武汉市首批领航学校之势,积极推进学本校园建设,努力让学校真正“姓学”!


——武汉中学校长杨定成




01



让学校“姓学”





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校,努力纠正唯应试之“偏”。武汉中学“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内涵是党的一大代表董必武亲自立下的四字校训“朴、诚、勇、毅”。学校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实施人格教育,强化立德树人,注重素质教育,拓宽多元成才渠道,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长。近年来,武汉中学高举以“朴诚勇毅”为核心内涵的人格教育旗帜,推进“红色校园”建设。一是营造红色环境,让校园时时、处处都能听到红色的声音,看到红色的画面,在自然与人文交融、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红色熏陶,接受红色洗礼。二是开发红色课程,构建并完善“班会晨会校训课程”“博古知今实践课程”“党团理论素养课程”三大系列红色课程。三是建设红色课堂,充分发挥语文、政治、历史学科的先导作用及其他学科教学渗透的主渠道作用,将立德树人落实在课堂教学全程中。四是丰富红色实践,宣讲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足迹、打造红色品牌,建设好红色教育联盟体。武汉中学目前已与延安中学、井冈山中学等十几所学校组建红色教育联盟,与新疆博州蒙古中学等四所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探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的学校,努力提升研修之“效”。武汉中学践行“雁阵文化”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分层研修,构建了一体四翼多层级的“12345”校本研修体系。“一个中心”即学本校园建设;“两个平台”即教师学习平台、教师展示平台;“三个工程”即雏雁起飞工程、领雁高飞工程、群雁齐飞工程;“四个研究”即课堂研究、课例研究、课题研究、课程研究;“五种素养”即师德素养、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信息化素养、创新素养。“雏雁起飞”工程,让新教师载梦启航;“领雁高飞”工程,让优秀教师示范领航;“群雁齐飞”工程,让全体教师逐梦远航。通过开展课堂研究、课例研究、课题研究、课程研究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学校真正成为家长的学校,努力补救合育之“短”。武汉中学长期以来坚持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统领学校发展,按照“修炼干部人格、提升教师人格、影响家长人格、发展学生人格”的总目标,通过构建组织领导、工作推进、沟通联络三大体系,搭建“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长在线”三大平台,开发“科学育子”“生涯规划”“家校共育”三大课程,不断深化家校合育、实施人格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建构学校文化并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02



让课程够“学”





今日的课表就是学生未来的素质结构。武汉中学积极开发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学识的课程资源,深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数量和质量上,既能充分保障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需要,又能更多地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需求,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基础型课程方面,武汉中学组织教研组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以培养新时代综合全面发展的人格为目标,优化学科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和学考的课程建设蓝图。在拓展型课程方面:一是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学科教学培养目标,开设了各学科可供学生自主选修的学科拓展类课程;二是建立了艺体类和科技类两大兴趣拓展课程体系;三是开发了包括红色环境系列、校歌校史系列、博古知今系列等红色教育课程。在学术型课程方面: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学术型讲座以及大学先修课程深受师生的欢迎,很好地满足了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在国际型课程方面:学校与多所外国优质高中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在合作办学、教育交流、互派访问师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学校还联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共同打造国际课程班,借力美国优秀师资建立Classtalk云课堂,开设中西合璧的课程体系,培育国际化人才,为全体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途径。




03



让教师研“学”

图片




在新高考背景下,武汉中学的老师不仅要研究学生、学情、学法,更要研究学趣、学程、学涯,要为实现学生“学业、专业、职业、事业、志业”五业贯通、为爱而学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是以备课组为阵地开展“课堂”研究,解剖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同伴互助,共同提高。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例”研究,提升常规教研活动实效,让每一位教师都受益。三是以科研室为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倡导“从自己的痛开始研究”“回到粗糙的地面”,强调研究自己的问题,研究小而实的课题,“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下工作”;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科研理念。四是以课程处为统领推进课程建设,确保在课程数量和质量上既能满足全体学生毕业升学的共同需要,又能更好地满足更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04



让社区促“学”

图片



武汉中学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整合资源,努力实现学校与社区的积极良性互动,提高办学效益。一是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实践教育平台。学校位于武昌老城区,周边教育资源丰富,通过充分开展校企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二是实施特色项目,打造合育品牌。“特色家访”项目通过“传统+多媒体”形式,提升了教育的效率与效益;“第二课堂”项目充分挖掘家长及社会各界专业人士资源,以辅导员、活动指导、助教、第二课堂客座教师等角色参与学校教育,开设特长引领、职业启蒙、人生指导三大类课程;“特奥融合”项目既是对学生的爱心奉献教育,也是一种生命励志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学生走向社会,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为学生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弦歌百年今又始,红色武中续华章”。红色立德,智慧领航,持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这将是武汉中学未来永不停歇的追求。

图片


图片

END

图片



来源:长江日报

图片: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责编:陈思

审稿:陈思


图片

运营支持:家长一百新媒体团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